1 基层电子政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资金缺乏。资金问题是制约基层电子政务发展的根本问题。对于基层政府而言,当地的经济和财政状况从根本上决定了其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水平,而基层政府的经济和财政状况往往较为紧张,用于电子政务建设的专项资金不足,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基层电子政务建设, 更加缺乏相关的资金投入,当地政府往往无力进行建设、维护,从根本上制约了基层电子政务的发展。
2)人才缺乏。人才问题是制约基层电子政务发展的又一根本性问题。基层政府工作人员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相关专业技能不高,有效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建设和维护电子政务系统的能力较弱,无法满足基层电子政务发展对相关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而聘请外地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帮助建设、维护基层电子政务系统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往往囿于基层财政状况的制约而无法实现。所以,专业人才的缺乏极大地制约了基层电子政务的发展。
3)管理不善。目前,基层领导往往对电子政务了解不多、重视不够、管理不足,造成基层电子政务发展滞后,大部分基层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仍处于电子政务建设的初级阶段, 甚至于是起步阶段,即对内停留在早期的办公自动化阶段,对外则仅仅是政府信息发布的公告板,且信息量少,更新不及时。更重要的是服务功能不健全,特别是直接面向社区和民众的服务功能较少,且仅有的几项服务功能也大都形同虚设,服务质量不高甚至不提供服务。所以,管理滞后是阻碍基层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的又一严重问题。
4)宣传不够。就目前情况看,基层政府普遍缺乏对电子政务的宣传和介绍,大部分民众不知道通过政府网站可以获得相关服务,更不知道可以获得哪些政府服务,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众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功能的了解与使用,这对基层电子政务的发展造成了潜在的阻碍。所以,宣传不足是阻碍基层电子政务发展的又一重要问题。
2 促进基层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
1)提高认识,加强教育。应有针对性地对各类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按照职务的不同, 可将培训人员分为4 类:一是领导干部,即“一把手”,应重点对电子政务的意义、价值、作用以及相关基本操作的进行培训学习。二是负责人员,应重点对其进行电子政务的各类政策规章、法律法规、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三是专业技术人员,应重点对其进行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技术支持与维护、系统安全防护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培训。四是普通政府工作人员,应重点对电子政务的基础知识与具体使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等方面进行培训。
2)转变思路,争取资源。第一,与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合作,共同推进基层电子政务发展。由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政府则依法为其发展提供相关政策支持或其他合法支持,双方互惠互利,解决基层缺乏电子政务发展面临的资金、技术、人才等问题,促进基层电子政务的发展。第二,因地制宜,根据本地财政状况和实际需要来建设和发展电子政务系统。不追求过高标准,在节约资金,防止浪费的同时,合理使用资金,采用分阶段投资的方法进行电子政务建设。第三,努力争取上级政府的支持与帮助, 在政策、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争取上级政府的援助是促进基层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方法。
3)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第一,建立和完善专人负责制,根据电子政务系统的各项功能与服务,指定专人负责,对民众反映的问题或要求的服务等跟踪到底、负责到底。第二, 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明确政务信息公开的范围,将各种政务信息按照不同类别、不同发布时间等标准进行分类,除涉密信息之外,按照“应发尽发”的原则,将各类政务信息全面、及时地予以上网公布。第三,建立和完善限时办理制度,根据民众反映的不同问题或所要求的不同服务等,分类设定并公布不同的办理时限,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办理完毕,未办理完毕的事项必须向民众进行解释、说明。
4)主动出击,广泛宣传。首先,要将电子政务的基本知识与本地电子政务系统提供的所有服务详细地向民众进行宣传介绍,使民众了解电子政务的基本知识,了解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可以享受哪些政府服务、可以处理哪些事务。其次,宣传电子政务的便捷性,使民众知道电子政务可以方便快捷地处理各项事务, 轻松获取各种政府服务,从而愿意甚至积极使用电子政务系统。第三,由于大部分基层民众对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使用不熟练,有些甚至完全不懂不会,因此,应将电子政务系统的具体使用方法与技巧进行详细的宣传介绍,使民众学会使用电子政务系统,能够自如地通过电子政务系统获取政府服务。